热词:珠宝、  结婚、  翡翠


老学者张一波捐献毕生收藏档案资料

2015-07-24来源于:北国网-辽宁日报   &nb编辑:维维

6天前,辽宁省委党校教授张一波将家里的300多箱、上万册档案资料全部捐赠给山东省泰安市档案馆;昨天,他又通过本报面向社会发出倡议,希望人们特别是有关专家学者能把自己手头和家里有价值的档案史料捐赠给档案部门,以使其得到更好地保存和利用。“有人捐献遗体,有人捐献眼角膜,我觉得百年之后捐出档案史料同样有意义!”张一波说。

一生最大的财富

张一波今年85岁,13岁时参加八路军,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1946年4月,他跟随“两万干部,10万大军”来到东北,参与建立东北革命根据地,后来进入东北局党校。

新中国成立后,张一波一直在省委党校工作,从事中共党史的教学和研究,直至1988年离休。

离休后,他仍潜心研究抗战史、抗联史及战争遗留问题,并于1998年创建“九一八”战争研究会,组织有关专家学者一同研究,先后提出了一些新的学术观点,诸如“九一八”是战争,不是事变;中国抗战是14年,不是8年;二战始于“九一八”;第二次世界大战既有东方战场又有西方战场;14年抗战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九一八”到“七七”,第二阶段“七七”到“八一五”;东北抗联没有失败等。其中有的学术观点得到史学界同仁及中央党史部门的认可。

在党史研究过程中,张一波挖掘、搜集、积累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档案资料及研究资料,一直存放在家。对这些资料,他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珍爱有加。如何让这些资料发挥更大的作用,思前想后,1997年他将先期整理出的200箱资料捐赠给自己老家的泰安市档案馆。

这样做,是因自己少小离家,总觉得对家乡有一种说不出的亏欠。同时也因为这批资料中的很多内容跟家乡有关。 2003年,张一波回老家时特意去档案馆查看一番,看到自己所捐的资料得到很好的保管,他放心了。

晚年最大的心事

近两年,张一波身体欠佳,患有糖尿病、癌症、双下肢脉管炎等30多种疾病。去年,他曾3次住院,几乎每次都是与死神擦肩而过。

病愈后,张一波的身体仍很虚弱,考虑到自己年事已高,子女都不在身边,晚年最大的心事就是怕自己心爱的资料得不到妥善保管。由此,他决定将家中现有的资料都无偿捐赠给泰安市档案馆,以了结心事。之所以仍旧选择泰安市档案馆,是因为他觉得所有资料都捐赠到一个地方,也就能保存得更完整、更系统。

张一波的住处颇显寒酸,桌椅、书架、木床破旧不堪,到处都是泛黄的书报,装有资料的纸箱、纸口袋,有的地方甚至只容得下一个人转身。但张一波觉得自己是富有的,这些相伴自己一生的资料就是他心中最殷实的财富。

“这箱是赵尚志的研究资料。 ”“这箱是李兆麟的。 ”“这箱是王铁汉的。 ”“这箱是冯庸大学的。 ”张一波告诉记者,这回捐赠的档案资料内容,跨越清初、辛亥革命、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4个历史时期。

主要有他父亲张传伦烈士的历史档案资料,张传伦是中共地下党、泰西抗日县政府八路军科长,惨遭日军杀害;有关中共党史、中国现代史、东北抗日联军军史的资料;更有他离休23年来,研究“九一八”问题、二战中日共同历史、二战战争遗留问题、中国民间受害者对日索赔问题、钓鱼岛问题、日本修改历史教科书问题、日本右翼势力妄图否定东京审判判决书、否定南京大屠杀、否定抚顺平顶山惨案及诸多反人道罪行的研究资料、书籍等,总计10大类万余册档案资料。

在这些资料中,有清末时期张传伦在家乡读小学时的作文和课本,有张一波在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念中学时的日记、作文和课本,还有张一波的儿子在“文革”及改革开放初期念书时的日记、作文和课本。尤为珍贵的是,张一波研究中共满洲省委史新发掘的史料和手稿,内有抗联配合苏军反攻东北抢占57个战略点的建党、建军、建政“三建”罕见史料。

接到张一波的捐赠电话,泰安市档案局高度重视,3月15日,该馆副馆长曹伟星等一行3人专程来到沈阳接收这批档案资料。

在张一波家中,双方一一核实了捐赠资料,签下《捐赠档案资料协议书》。曹伟星说,平素他们也曾接收到个人捐赠的档案资料,多是家谱、革命史料等,但都是零散的。将自己毕生积攒的资料全部捐赠,数量如此多,内容如此丰富,张一波还是第一人。

泰安市档案馆已决定,依据张一波所捐赠的这些档案资料,专门为他建立全宗,即“张一波个人档案全宗”,单独进行保管。内容包括张一波父亲张传伦烈士的小学作文、教科书、《中山全集》等用书;张一波夫人袁鲁毅(原辽宁省委党校教授、也是老八路)生前的手稿、日记等;张一波小学日记、作文、教科书、手稿、录音、录像等;张一波哥哥张正庭的档案资料等。

同时,将捐赠的图书、剪报等其他资料归入馆藏资料相关类别保管。按计划,泰安市档案馆还将协同当地党史办、史志办等相关部门,对张一波所捐赠的资料以出版书籍、编研史料、举办展览等多种方式进行研发利用,充分发掘和发挥这些珍贵资料的价值。

在这批资料被接收运走后,张一波似乎有了如释重负的感觉。然而,几天来,他有更多的期盼压在心头。昨天,他委托本报面向社会发出倡议书:为抢救海内外的辛亥革命、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料,呼吁海内外社会各界人士将自己的档案资料回归祖国,回归档案部门。

省政协常委、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孙成德曾在档案部门工作多年,他对张一波的做法予以充分肯定,认为其意义在于:这些有价值的资料交由档案部门保管,可以有更好的保存条件,以使历史更好地传承;作为公共文化资源,档案资料能够发挥更大的利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