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珠宝、  结婚、  翡翠


关于徐绍桢的一张旧照片

2015-07-24来源于:收藏·拍卖  编辑:维维


徐绍桢

文、图:彭长卿

数十年前,我在旧书摊购得一张发黄的照片,天头上印有题诗:“生平与物格,吾道辄败绩。忽忽七十年,心犹多陷溺。少岁受庭训,学寿知用力。岂独主养生,要将灵府涤。一已克还在,万物备亦惑。救民徒侈言,自有惭色。圣贤貌未充,豪杰形何惕?诸凡皆匪似,求仙又不得。独笑而无言,我意自有适。”

下款为“学寿七十自题”,且盖有“固卿”长方印。左右分写“铁甫先生惠存”、“徐铭桢持赠”。下钤“学寿”椭圆形小印。铁甫生平,遍查未得,有待识者了。此诗仿佛“自嘲”,虽有志向,但总觉力不从心,事与愿违,也许是诗人的自谦吧!其实他是敢说敢为之人,不怕千难万险,终于为国家做出非凡贡献。照片中坐椅上持扇凝视前方的老先生就是徐铭桢。

徐铭桢(1861 -1936)字固卿,号学寿,晚号学寿老人。祖籍钱塘(今杭州),寄籍番禺(今广州),故自署番禺。室名有学寿堂、学海堂、通介堂、举一斋。幼承家学,19岁因父(名灏,喜藏书)丧由姐夫推荐游幕两广一带,以觅救世之道。

光绪二十年(1894)中举,以江苏候补道赴日本考察军事,后任福建武备学堂总办、江南新军(以西法练兵,下级官兵多倾向革命)第九镇统制,推行征兵制,并保护革命党人赵声、柏文蔚、熊成基、倪映典、林述庆等安全脱险。

1911年武昌起义后,清廷大为震惊,疯狂镇压革命党人,一月内屠杀南京无辜三千余;徐铭桢悲痛不已,决定率部起义,并与陈其美、宋教仁、于右任等江、浙、沪领导协商,认为只有攻占南京,才能挽回武汉危局,于是一致推举徐铭桢任江、浙联军总司令,率兵一万四,分五路进攻,经过十余昼夜的“浴血奋战”,击溃清军二万余,终于光复南京,为民国建都奠定基础。孙中山认为这是“革命之大局,因以一振”。

并称徐铭桢为开国元勋之一。民国元年(1912)委任他为南京卫戍总督。南北议和达成后,任参谋总长、参政院参政。后随孙中山参加护法运动。1917年,孙中山在广州组织军政府,委任徐铭桢为广州卫戍总司令和练兵总办。1921年任非常大总统府参军长。1923年任广东省长兼内政部长。1927年后,历任国民政府委员。他做官多年,但很清廉,生活简朴极了。

徐铭桢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儒将”。他工书法,善诗文,精算学、喜藏书。著有《四书质疑》、《孝经质疑》、《三国志质疑》、《后汉书朔闰考》、《勾股通义》、《学一斋算课草·算学问答》、《学海堂奏议·诗烬余草》、《学寿堂日记》、《学寿堂题跋》(统称《学寿堂丛书》)。另有《道德经述义》、《说文部首述义》、《六书辨》、《韵义考辨》、《车游草》、《南归草》等。

徐铭桢又是一位实业家。他牢记孙中山“实业救国”的号召,为开发边疆,他主动参加创办殖边银行的筹备活动;又配合吕岳泉创办华安合群保寿公司,带头认交股银一万两,并担任董事长。其夫人慨赠私房钱十二根金条,为建造公司新屋华安大厦(今南京西路“新世界”右边的金门饭店)钟楼顶部半球形构件鎏金用。建成后金光闪闪,引人注目。

1925年孙中山逝世,他对前途忧心忡忡,更兼足疾复发,只好退居上海养病,著作不断,直至1936年9月13日去世。次年春,安葬在南京麒麟门外的小白龙山(当年江浙联军总司令部设在此山)。谁知丙午大劫,其墓毁于一旦,直到1986年才修复。其子孙学有成,都能继承父祖事业,多为大公司、大宾馆高级职员,徐公有知,也当欣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