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珠宝、  结婚、  翡翠


沈怡萱:收藏五脏俱全鸟食罐

2015-07-24来源于:新浪博客  编辑:维维

民国紫砂鸟食罐一对 

清铜质葫芦式鸟食罐 


清画珐琅鸟食罐

历代爱鸟人“爱乌及罐”,鸟食罐也越做越精致。沈怡萱已经收藏了千余件古代鸟食罐,但是,他骨子里依然痴迷于南宋官窑瓷器,而将收藏鸟食罐的过程视作锻炼眼力、精进收藏功力的必经之路。在他看来,无论是收藏鸟食罐,还是收藏瓷片,都是一个值得享受的敲打知识面的过程。

沈怡萱 高剑平 图

韩少华 

当沈怡萱打开办公室隔间的小门时,摆满鸟食罐的两排玻璃展柜出现在记者面前。房间的两面墙都被展柜占用,其中陈列的鸟食罐包括各种材质,如玉、玛瑙、象牙、黄铜、竹等,但最多的还是瓷质的。在瓷质鸟食罐中,则还分青花、单色、粉彩等不同品类。因为东西小,摆放得又很密集,为了安全起见,沈怡萱在展柜前面铺着厚厚的一层地毯。

“这仅仅是一部分而已。” 沈怡萱说,“我收藏的鸟食罐约为一千件。”事实上,在近20年的收藏生涯里,他最钟情的是南宋官窑瓷器。但是,因为南宋官窑器存世数量太少,于是,就顺便也收藏鸟食罐,既能练眼力,也增加了收藏的阅历,正如他本人所说:“我知道自己从骨子里喜欢的是南宋官窑器,而那也是我现在给自己定下的收藏目标。
但是也不能因为目标收藏门类的东西少就不买东西,于是就挑了一样最小的东西——鸟食罐,不经意间就收有一千多个,居然能成为一个系列了。”

说是不经意,其实或许也离不开他的职业背景。在沈怡萱经营的公司会议厅里摆放着数个水族馆的大模型,那都是他和他的团队参与规划设计的。此外,他还兼任上海大自然野生昆虫馆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一边要设计海洋馆和水族馆,一边还要管理昆虫馆,有着这样背景的企业家会热衷于收藏鸟食罐,一点儿也不刻意。

提笼架鸟、斗虫戏鱼,是古来纨绔子弟的标准形象。然而,沈怡萱追求的却并不是这样的结果,他说:“我追求过程。玩收藏时,则追求收藏的过程。”事实上,在收藏这千余件鸟食罐的过程中,他跑遍了北京、天津、成都等地的古玩市场,而且还看了很多资料。“鸟食罐虽小,它承载的历史信息却是难以穷尽。而且,在收藏过程中,能看到它的发展是有规律的,能充分反映了不同朝代的审美观,比如,宋代的美学理念决定了其素雅的特征,而清中期乾隆年间的鸟食缸则鲜艳繁华。

” 沈怡萱说,“我一边收藏一边看书学习。以器物用途为主题的收藏必然会涉及到很多材质和各个窑口,有非常多的背景知识必须要去了解。”

养鸟以为观赏、娱乐之风俗由来已久,在《李义山杂纂》中即可见到“至汉而养鹦鹉者纷纷矣”的说法。考古发现也证实了早在东汉年间就有人使用陶制鸟食罐来喂鸟,在江苏镇江一座东汉永元十三年的墓葬中就曾出土过黑釉鸟食罐。在福建厦门华侨博物馆的收藏品中,也有一件唐代的白釉鸟食罐。“宋元时期的鸟食罐也屡有发现,但为数不多,目前存世最多的还是明清以来的鸟食罐。” 

沈怡萱介绍说,“而北京、天津因为曾经建都或靠近都城,鸟食罐存世量较多,上海、成都等城市藏品也不少,另外古都杭州、西安等因为有著名窑口而且历史久远,也有好东西。”

从瓷器收藏入手而专攻鸟食罐的沈怡萱很快就发现了各种诀窍,他说:“很快,我就发现收藏鸟食罐跟收藏瓷器完全是两回事。鸟食罐往往不是被供起来观赏的,而是正在被使用的东西,这点反而跟家具收藏更像一些。真正喜欢鸟的养鸟人,会给鸟买最好看的笼子,再配上最精致的鸟食罐。”他最初意识到,那时候会留意鸟食罐的人基本上都不是玩瓷器的人,而是为了宠鸟的养鸟人。“因此,之前要收鸟食罐还并不太难。比方说,我曾经去过天津很多次,那里之前有很多京城高官富商的外宅,他们都会养鸟,所以市场上也会流散着特别多精美的鸟食罐。我当时去古玩城,如果看到鸟食罐,就会让店主把所有鸟食罐都拿出来,800元人民币一个的均价,有多少收多少。
或许回到家我仔细挑选也就剩下一两个入藏的。” 沈怡萱说,“或许因为骨子里喜欢的终究还是南宋官窑瓷器,那时候觉得鸟食罐不过是小打小闹,而且小玩意儿价格也不贵,因此才会这么成批成批地扫货吧。” “鸟食罐的价格起来了,现在800块钱根本买不到了,一件精品价格上万也不奇怪。”沈怡萱自己也不禁打趣说,“或许跟我曾经逐个城市地大量扫货也有关系吧。”根据他所著的《历代鸟食罐精品鉴藏》一书的统计,2005年有一件明宣德青花灵芝纹鸟食罐在北京拍出了49.5万元的价格,而在2007年和2008年,也分别有一件宋官窑鸟食罐和一件明青花釉上红彩鸟食罐拍出44万元和34.25万元的价格。

然而,沈怡萱并没有卖出过任何一只入藏的鸟食罐,因为,他觉得收藏重在过程。追求结果的是投资,藏品也不过就变成了摆设而已。正是收藏的过程给予他最大的乐趣。

“如果非要说价格,那么所有这些鸟食罐加起来可能也才值一件南宋官窑瓶而已。” 沈怡萱说,“事实上,我在收鸟食罐的过程中,也一直在做南宋官窑的收藏。”他告诉记者,目前他收藏有很少几件南宋官窑完整器,残器近百件,瓷片更是上千。“我觉得南宋官窑的器物是在一种无规范中显出规范,在看似无骨时显出骨气来。”他说,“所以,再难以入手,我也不会放弃。我现在感觉,从瓷片、残器最后到完整器,这是一个阶梯式的过程,一步不能少。
先以收藏瓷片为主,对其有初步了解之后才会有机缘买到残器;购入残器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体验其形及其骨架;有了这样的基础后,才会有遇到完整南宋官窑器的缘分。从我接触的藏家来看,他们即使割爱转让藏品,也会预先在心里评估对方是不是值得收藏那件东西。其实,这同样也是个过程,既要看缘分,又要靠自己的努力;跟收藏明清官窑器不一样,那种就是图结果,去拍卖会把东西拍下来,东西就归你了。”

“在收藏的过程中,我被引导着去了解了很多知识,相应地对藏品也更有了感情。”他说,“我觉得收藏就是知识的敲门砖,它会把我的知识面越敲越广,也越敲越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