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珠宝、  结婚、  翡翠


北京盈时推出铜鎏金錾刻光绪御笔殿额楹

2015-06-24来源于:新浪收藏    编辑:琪琪

北京盈时国际拍卖定于定于6月6日——7日在港澳中心(二层宴会厅)举行2012春季艺术品拍卖会,其中6月4日——5日预展。其中,紫禁钩沉——明清宫廷文化专场因其质量之精、种类之繁、工艺之美,无不集古典文化之大成,显示出宫廷经典文化的恒久魅力,所以特别值得藏家关注。

作为此场宫廷文化专场拍卖的扛鼎之作,清光绪铜鎏金錾刻御笔楹联可谓巧夺天工。这套佛联出自清内务府造办处皇家制造,内务府造办处集中了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代表了当时的顶尖技朮水准。按一般惯例,制作之前,先作蜡样,要经皇帝批准后方能铸刻代表皇权至上的五爪金龙。楹联之上飞龙上下、左右云游,极为生动,并且使用了贵金属铜鎏金,外观金光灿灿,从龙的形象和制作工艺都代表了清光绪年间的最高标准,加之光绪皇帝御书文字及钤盖的连珠章,工整秀丽,总体呈现了雍容华贵的皇家风范与气派,衬托了宫廷供奉旃檀佛的神圣与庄严。这套匾额对联虽载体失散,但仍属罕见珍稀的清光绪年间的宫廷文物。

纵观清朝历代皇帝的书法总体特点除了宣统皇帝不太成熟的书法外,基本上都是雄浑、厚重、稳健的正大气象,而且都是沿着颜真卿、柳公权、董其昌这一路正统书法风格的路子走下来的。光绪皇帝的书法笔画流畅,颇有锐气,雄强厚重而精神挺动,书写时起笔、运笔、收笔皆有法度。光绪皇帝的楹联大多字迹规范工整,与他在慈禧长期“遥控”下形成的拘谨、压抑的性格一致,其字体比较典型地反映了他心有余力不足的艰难处境和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理。这套佛联不论从运笔特点、间架结构到点划变化皆符合光绪皇帝御笔的特征。

此殿额楹联为铜錾刻鎏金。殿额正中上方为一条正龙,四周分布八条行龙,采用浮雕装饰,背有四系。殿额内书满汉合璧文字"旃檀殿",正中上方钤印"光绪之宝"。楹联四周各錾多条飞龙,上联书:"宝相涌莲花鹿苑鹫峰同开法界",上款钤印"闻妙香"(《闻妙香》为光绪诗钞书名),下联书"真经参贝叶蜂台狮座共仰天容",下款钤印连珠章"光"、"绪"。

上联是“宝相涌莲花,鹿苑鹫峰同开法界”。鹿苑是鹿野苑的简称,相传释迦牟尼得道成佛后,为第一批五位弟子在此地宣讲知苦断集证灭修道四圣谛法,佛教称为初转*;鹫峰是灵鹫山的简称,“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逮得己利,尽诸有结,心得自在……”佛陀在灵鹫山的说法台上为诸阿罗汉开示一乘法理,于是有了《妙法莲华经》。“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那一天佛陀在此对大比丘众宣说了阿弥陀佛的深厚大愿,即为《佛说大乘无量寿经》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并诸菩萨摩诃萨众,而共围绕。尔时世尊,即入甚深光明宣说正法三摩地。时观自在菩萨,在佛会中,而此菩萨摩诃萨,已能修行甚深般若波罗密多,观见五蕴自性皆空。”这一次佛陀进入甚深禅定,以神通力驱使观世音大士与舍利子作出一番对答,就是般若空性之总集《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释迦牟尼最重要的几部经典都是在灵鹫山及附近传讲的,上联抚今追昔,似乎在想象着当时“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而散佛上、及诸大众,佛世界,六种震动”的景象。

下联“真经参贝叶,峰台狮座共仰天容”。表达了光绪皇帝对佛陀的敬仰之情,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虚妄幻相,畅想着沿着当年佛陀的足迹拾级而上,也许能在天光大开之际,在途中照见,世尊眼里的湛然神光;或者当山风穿林而过,能听懂那流布在虚空中的梵音、蕴藏在大化里的菩提,恭敬中又极具浪漫主义情怀。而“峰台狮座”这一字里行间又流露出对现实社会和自己处境的无奈之感。或许无锡太湖广福寺的一幅对联能把光绪皇帝的这一情绪的流露诠释清楚:“姑置身水云光里,昨非今是,香热茶温,正宜乘此清闲,相与谈鼋头春涛,马山秋月。试放眼名利场中,攘往熙来,金销裘敝,有谁顿开觉悟,知领略峰台暮鼓,狮座晨钟。”

这副由光绪帝亲自撰联并题书的佛堂匾联,大气庄严而又精致殊妙,是光绪帝特为他私人的佛堂“旃檀殿”量身定制的。根据他所撰联文内容考析,此联制造时间应是在光绪推行新政期间(待清宫造办处陈设档公布后,会有沉沙史痕浮出)。此后,这副佛联伴随着光绪帝度过了他最后的日日夜夜,也见证了清王朝的谢幕。

清王朝退位后,这件宫内御用珍宝,流出皇宫。由张作霖及其夫人收藏。至一九三零年,佛联转至与张作霖关系甚密的某知名人士,继续珍藏。历经并见证了云南讲武堂等民国时期重大事件。

此后,佛联一直在这位知名人士家中禅递三代。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抄家风暴中险遭陨灭,竟然纳入较重要的查抄文物清单,得以保存而毫发无损。一九八五年,又由政府发还给了本家。由此,此件佛联可谓亲身经历并见证了一百一十年的中国近现代史的历次重大事件。

佛联的出身和传承,都与中国国家历史命运息息相关,令人扼腕叹息!佛联传承笈藏,步步有据,堪称跨越三个世纪沧桑的奇珍,又令人心生欢喜!